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案例分析_意外事件题型的备考指导
2020-05-16 17:14 锡林郭勒教师招聘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刷题模考 微信号 微信群
添加好友 领取备考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案例分析之意外事件题型的备考指导
案例分析一直以来都是资格证考试当中经常考的内容,比较重要。它的考查形式是先向考生提供一段背景资料,然后由此提出问题,在问题当中要求考生阅读并分析给定的资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或做出决策,或做出评价,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或者是方法或意见等。
案例分析题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类型,考察的是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它不仅能考察考生了解知识的程度,而且能考察考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评价方面的能力。
那案例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呢?
语文案例分析通常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就课堂行为进行评析,二是就教学设计进行评析。其中课堂行为又包括意外事件、师生关系、反馈评价三方面内容,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片段教学、作业评价三个部分。
那答这样的题目,它的答题核心是什么呢?
一定要理论联系案例实际进行分析。
那分析依据又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那最终写到试卷上,我们有没有明确的步骤呢?答案是肯定的。
具体到课堂行为的案例分析,它的答题要点总结如下:
1、点题:对教师行为有个定性的判断,即表明态度。
2、析题: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为何持此种态度。
3、解题:运用理论分析依据,说一下这样做的好处意义或者提出解决办法。
接下来,分别从意外事件、师生关系、反馈评价等几个主要方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如何将思路及答题步骤分别运用在答题之中的。
例:(意外事件)
(1)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我们拿到这样的一个题目,该抓住的要点有哪些呢?
首先,案例里面说到文章是要体会到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的,这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是必须完成的。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理解,而是感受到了猎人的残忍,并指出了他的违法行为。但是面对这样的一种课堂上的意外情况,老师并没有慌张,也没有呵斥学生,而是一起来讨论,这点是值得肯定的,是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这个点体现了出来。但是,“推翻了课文的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的话没有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那我们如何作答会比较清晰呢?当然是按照前面的答题步骤:点题——析题——解题。可以如下作答:
本文链接:http://xlgl.huatu.com/2020/0514/1639841.html
(编辑:张老师)
微信公众号
贴心微信客服